文|徐 来
编辑|徐 来
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宋朝以前,中国还没有棉被,寒冷的冬天,特别是北方的零下几十度,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?
没棉被,没羽绒服,古人靠什么?他们的办法让后人难以想象,但又不得不佩服。
皮毛与植物纤维的温暖
宋朝以前,棉花尚未普及,棉布和棉被并不常见。
那个年代的冬天,特别是北方的寒冬,对古人来说无异于一场考验。
在古代,皮毛是人们御寒的首选。
兽皮和毛皮既能挡风,又能提供厚实的保暖效果。
富贵人家多用羊皮、狐皮和貂皮做衣物,这些毛皮质地柔软、厚重,隔绝寒风的效果非常好。
一件裘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往往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得起。
史料中记载的名士陶弘景,每年冬天必披狐裘,衣物甚至几层叠加,这在当时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。
普通百姓则多穿麻布衣物。
麻布来自植物纤维,编织成布料后轻便透气,但不够保暖。
葛布也是常见的衣料,同样属于植物纤维制成,但质地偏薄,无法有效抵御寒冷。
寒冬腊月时,贫民在家门口筑起草堆,用草秆、麻秆简单编织成草被,作为睡眠时的“被褥”。
这种草被柔软度差,保暖效果极其有限,但对于无力购置毛皮的穷苦百姓来说,这是他们在漫漫寒冬中,最实际的御寒方法。
北方寒冷的天气之下,麻布和葛布的衣物,也只能勉强御寒,很多人无奈之下选择烧柴取暖。
衣物的匮乏并不仅限于平民百姓,就连一些士人、文人也常常缺乏足够的御寒材料。
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,一生都在低廉的收入中维生,曾写道:“裘敝金张子,船输估客行”。
他在诗中直言,冬日的寒冷让他苦不堪言,衣物破旧,寒意透骨。
即使是在温暖的南方,冬天依然寒冷刺骨。
古人诗文中多次提到“草庐破被”,足见御寒物资的不足。
即便是少数穿得起皮毛的富人,毛皮也难以保证整夜保暖。
动物毛皮虽然厚实,隔热性却有限,时间一久便失去温度,特别是在零下的极端气候中,毛皮的效果也大打折扣。
贵族和富人们,也想方设法改良御寒方式,将毛皮内衬,增加层次,以求更好的保暖效果。
朝代更替,人们对御寒的需求不断提升,慢慢产生了各种形态的取暖设施。
北方火炕与南方火盆的温暖巧思
生活方式上,中国古人十分擅长因地制宜。
居住环境,和地理条件,让人们不断改进,冬季取暖的方式,火炕、火墙、火盆、手炉等取暖工具,逐渐被发明出来。
北方严寒干燥,火炕和火墙,成为抗寒的主要手段,而南方多湿冷,火盆和手炉,成为居家过冬的必备之物。
火炕不仅温暖,还能让家人,一起睡在热乎乎的床铺上,抵挡漫长寒夜。
早在先秦时期便有雏形,火炕下方挖一个坑,用砖头、泥土铺平,形成一个“床”,在坑里点火加热,炕面就会变暖。
这样的优势在于,热量均匀分布,能持续提供温暖。
早期的火炕由柴火烧热,后来发展为烧炭,更为持久,在北方,火炕几乎是每家每户的标配,到了晚上,全家人围坐火炕之上,躺在暖暖的炕头上,寒冷似乎瞬间消失。
火墙是火炕的延伸和升级。
富人家或官宦人家,会在屋子内设置火墙,把炕下的烟道,延伸到墙体中,形成一整面的火墙。
火炕的热量,通过烟道传导至火墙,室内便温暖如春,火墙不仅提升了,居住的舒适度,还让屋内干燥清爽,避免湿气侵蚀。
火墙多出现在,北方的寒冷地区,成了那时冬季御寒的“奢侈品”。
在南方,火炕并不多见,火盆成了取暖的首选。
火盆制作简单,只需一个铜盆或铁盆,倒入炭火,就能维持温暖。
不仅在室内使用,还可以移动,方便家人围坐一起,温暖实用,火盆的形制有大有小,贵族家中往往,摆放一只精美的火盆,不仅是实用的取暖工具,还能充当装饰品。
南方的湿冷天气,使得火盆更受欢迎,家人聚在火盆旁烤火,聊天话家常,其乐融融。
相比之下,火盆的“手炉”则更便携。
在冬天出门,尤其是富贵人家、文人墨客,喜欢随身带着一个,小巧的手炉,将燃烧过的木炭,置于手炉中,温暖的热度,散发出来,手炉揣在怀中,驱寒效果显著。
这种随身的取暖工具,在明清之际尤为流行,不少文人墨客,也以手炉为题材,留下了不少优雅的诗句。
比如,李清照的《醉花阴》中写“瑞脑销金兽”,就是用瑞脑这种燃香取暖。
瑞脑是一种暖香,燃烧时香气扑鼻,温暖和香气兼具,富贵人家喜欢用它来点缀寒冬。
冬季饮食与温暖
古人不仅靠衣物和居所御寒,饮食的温暖,同样不可或缺。
中国人自古,便讲究“冬季进补”,用食物补充热量,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地,古人就形成了冬季食补的习惯。
考古发掘显示,楚汉时期的墓葬中,常有丰富的饮食器具,尤其是楚地的陶鼎、铜鼎等器具,证明了,当时人们烹煮食物的,需求和习惯。
这类器具的特点是,可以在底下生火,直接加热鼎内的食物,使人们在冬天,也能吃上温暖的饭菜。
冬天里炖一锅热汤,或是烹煮一大锅肉菜,古人相信这些热食能让身体发热,抵御寒冷。
湖北和四川一带,早在古代就有类似“火锅”的吃法,家人们围坐在锅旁,沸腾的热汤,让寒意在瞬间驱散。
直到今天,北方人在冬季,也常常烹煮羊肉汤、牛肉汤等滋补佳品,饮一碗热汤,浑身暖和,仿佛将寒冬驱之门外。
酒在冬季饮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。
酒不仅是一种饮品,还被视为御寒的“热源”。
考古出土的楚汉墓中,常常能见到成套的酒具,像耳杯、铜樽等,用于存酒、盛酒。
喝下一口烈酒,血液在体内循环加速,寒意渐消。
北方的寒冬里,饮酒是一种重要的御寒方式,古人认为,酒不仅能暖身,还有驱散体内寒气的作用。
白居易在《问刘十九》中写道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”火炉的温暖与酒的热度相映成趣,成了古人冬夜中的温暖景象。
古人还喜欢在食物中加入姜、花椒等调料,以温热御寒。
生姜自古被视为御寒良药,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它“性热,能暖胃散寒”。
考古发掘的楚墓中,多次出现姜的痕迹,古人常将生姜加入食物中,或是将姜切片泡水饮用。
生姜的温热之性,让身体逐渐暖和,成为古人御寒饮食中,不可或缺的配料。
为了抵御严寒,楚人还会在食物中加入鹿肉、羊肉等温热的肉类。
纸衣与宋代棉被的初现
直到宋代,人们逐渐发明出一种,特殊的保暖用品——纸衣和纸被。
这种御寒物品,最初在文人和僧侣中流行,被称为“纸衣禅师”。
唐代陆长源的《辨疑志》中提到一些僧侣穿纸衣,外出行走自如,纸衣的出现,让古人在,没有棉布的情况下,多了一个御寒的选择。
纸衣并不是普通的纸做的,而是通过特定的工艺,将藤条、竹丝等植物纤维制成纸,再加以处理后缝制成衣物。
质地轻便,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,在富贵人家和文人圈中较为流行。
南宋著名诗人陆游,就曾有诗作提到纸被,《谢朱元晦寄纸被》中写道:“纸被围身度雪天,白于狐腋软于绵”。
这种纸被不仅是御寒之物,更成了文人们诗句中的,温暖意象。
纸被的制作过程复杂,原料昂贵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上,在南宋文人圈中流行,甚至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
文人雅士们在书房或卧房中铺设纸被,在寒冷的冬夜里享受一丝温暖。
纸被的光泽好,表面平滑,触感柔软,特别受到书生和士人阶层的青睐,陆游所提到的纸被“白于狐腋,软于绵”,充分展现了纸被在当时的地位。
宋代,棉花的引入,带来了棉被的出现。
棉花在西域和南海一带出现,通过海上和陆上的,贸易路线引入中国。
最初,棉花仅在南方沿海地区少量种植,纺织成布后,制作成衣物或被褥,因其保暖效果好,逐渐受到欢迎。
棉布相比于麻布和丝绸更加保暖,被称为“不麻而布,不茧而絮”的神奇材料。
宋元时期的贸易扩展,棉花的种植逐渐在中国推广。
棉被在宋代的中原地区尚未普及,但在南方地区,棉布逐渐进入一些富裕人家中。
棉布厚实、保暖,比起麻布、葛布等纺织品更为适宜御寒。
到了元代,政府甚至成立了“木棉提举司”,专门推广棉花种植,使得棉布的生产逐渐规模化,为之后的全国推广打下了基础。
明朝时期,朱元璋颁布植棉令,将棉花的种植,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。
根据政策要求,每户农户需种植一定比例的棉花,用于纺织、制作棉衣和棉被。
朱元璋出身贫寒,了解百姓冬季御寒的艰辛,植棉令的推行,让棉被逐渐成为,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品。
棉布和棉被,开始大规模普及,古代御寒进入了棉布时代。
棉花的种植和纺织,也逐渐成为,国家的重要产业,棉布成了百姓冬季御寒的必备之物。
棉布的保暖效果好,柔软舒适,价格更为亲民,这不仅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,也让古代御寒进入全新阶段。